7月13日,本报刊登了《“黑高校”跨省忽悠 扬州考生要小心》一文,昨天,工商部门再次对办学机构在扬的招生广告进行了排查,发现不少办学机构在招生过程中玩弄文字游戏,擅自改变或缩写学校名称,误导报名的学生。
在人民大厦宾馆,记者进入一家门牌为“苏州托普学院”的招生办公室,在办公室内居然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学校名称。招生简章上的名称为“苏州托普信息技术学院”,招办副主任的名片上学校名称又变成了“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”,招生简章上所盖的章又显示为“苏州托普学院”。
负责招生的一位人员解释,牌子上学校名称少几个字是为了省钱,她说牌子是学校制作的,学校有自己的考量。另外招生简章经过了省教育厅备案,在扬州招了几年了,不存在欺骗行为。
本报13日报道的“北京财经专修学院”,此次虽在招生简章上方印上了学校的全名,但所盖印章仍是“北京财经学院驻扬州招生办”。而且招生简章正面写着“求学北京选择财经学院”,将“求学”和“选择”印得很淡,让人一看感觉就是“北京财经学院”,容易引起误解。
记者在“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”招生办公室看到,简章、报名表、招生人员名片上学校名称都为“上海科技学院”,而组织机构代码证和介绍信上却又是“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”。奇怪的是,招生人员的工作证上印的是“上海科技学院”,所盖公章又变成了“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”。当记者表示疑问时,招生人员表示自己是学生,正在实习,对这些情况全然不知。
对一些民办办学机构在扬违规招生的现象,江苏省教育厅已下发通知,明确规定民办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广告所标注的学校名称,必须是经审批机关批准的民办高校的全称,不得使用缩写或简称。
工商部门称,如果办学机构在招生广告上缩写学校名称,涉嫌虚假宣传,工商部门将按《广告法》予以处罚。
(来源:扬州时报)